
图/源自网络 侵权请联系删除
我们生活在一个快节奏、强竞争且瞬息万变的社会中,每个人都像是被驱赶着前进,焦虑无处不在地充斥在我们的身边。
当你被焦虑所包围,无法疏解的时候,就来读一读杨绛先生吧。这位经历了百年岁月的老人,会用时光沉积下的智慧,给自己打开新的方向。
如果觉得焦虑,就读一读杨绛先生的这三句话吧,虽然简单,却可以治愈你,温暖你。

一: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,而想得太多
这句话是杨绛先生回答一名读者来信的。
这名读者是一位十八岁的男孩,他给杨绛先生写信,信中长篇大论全都是在描述着自己的烦恼,郁闷,苦楚,抱怨。杨绛先生看完了他的信之后,给他回了这样的话——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,而想得太多。
这句话同样也适用于我们现在的很多人。
现在这个社会,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,每个人可以接收到的信息太多了。但现在又是一个碎片化的时代,我们很难拿出一段完整的时间来进行阅读和学习。
我们缺乏深度的思考,却接受了太多碎片化的信息,这就导致了我们的学识无法将那些碎片化的信息进行重组吸收,变成系统的知识体系,而只是一个个零碎的知识点飘荡在我们的认知中。
于是,现代人最大的特点就是知识面扁平,看似什么都知道,上知天文下通地理,从中美关系到娱乐八卦,什么都能和你聊一会。
但真的聊了之后就会发现,所知的不过是皮毛而已,博而不精。

常言道,无知者无畏,如果是真正的学通古今,那么很多问题就会看得通透,也就不会焦虑;如果思维受限,固定在一个很小的圈子里,那么想法就会过于简单和单纯,自然也不会烦恼。
最怕的就是你夹在两者之间,稍微懂一点就以为自己什么都懂了,于是找不到自我的定位,陷入无限的迷茫。
与其如此,不如静下心来好好读书,跟内在的自己对个话,了解自己了,心静了,很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。

二:上苍不会让所有幸福,集中到某个人身上,得到爱情未必得到金钱,拥有金钱未必拥有快乐,得到快乐未必拥有健康,拥有健康未必一切都如愿以偿。
这句话,出自杨绛先生的百岁感言。
当写下这段文字时,杨绛先生已经在世上踽踽独行了12年,她的女儿因病去世,丈夫钱钟书也早已驾鹤西去。
当年温暖恬静的《我们仨》,只剩下杨绛先生一人还在人生漂泊。可是她的话语中没有对生活的抱怨和不满,只有对命运的感激与坦然。
杨绛先生的一生,并不像她云淡风轻的文字那样顺风顺水,丧夫丧女,独活于世。可是她却始终看得通透,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,上苍给你的,就是你所该得到的。
现在,很多人都处于一种不满足的抱怨之中。抱怨着运气不够好,抱怨着得不到赏识,抱怨着父母不给力,抱怨着子女不成器。
可你只是看着自己没有的,却忽略了自己已经拥有的。
换个角度想一想,你有健康的身体,你的父母健在,你有和谐的家庭,你虽然不富裕,但你的生活很稳定。如果没那么贪心,何尝不是一个幸福的人?
在你抱怨自己的鞋子不够华丽时,有些人根本没有脚。

三:我甘心当个“零”,人家不把我当个东西,我正好可以把看不起我的人看个透
人只有在低估时,才能看清世间百态,才能看透谁是真正对你好的人,谁是逢场作戏,想在你身上占便宜的人。
真正豁达的处世态度应该是,我可以不记恨你的市侩,但我要知道你的为人。那些在你低谷时拉你一把的,你要记住,翻身了要懂得回报。
那些在你低谷时落井下石的,你同样要记住,并不是要你日后去报复,而是你要记得这种被背叛的感觉,时刻提醒自己,不要再陷入当时的境地去。
还有在你身边的,那群无动于衷的人,这些人你也要分清楚。
他们是独善其身的“精明人”,不用交恶,不用感激。谁也没有必须来帮你的义务,所以人家没有出手相助,只是说明在他心中,和你的交情没有那么深。
等你渡过难关,做个泛泛之交也就足够了。
人在低谷并不是一件坏事,鲜花鼎盛烈火烹油之时太热闹,看不清人心。只有浮华散尽人事萧萧的时候,才知道身边哪些是人,哪些是鬼。

人生在世,焦虑就像天上的乌云,总是在所难免的。
可你不能追着乌云过日子,不能只盯着乌云而忽略了乌云后面的阳光,更不能因为担心乌云会下雨而束手束脚,没有了生活的激情和勇气。
当你有了阅历,有了学识,有了智慧,有了无惧一切的心态,你所有的焦虑,都会被阳光驱散的。
END
相关文章:
抵账房为什么便宜(抵账房能不能碰?)04-01
避雷针为什么要接地(防雷接地的作用和施工案例方案)04-0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