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

黄糕的做法教程(一份美味黄米糕的做法)

10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5-02-08 05:45:28    


一、黄米糕的起源

梅子是稷的一种,稷位列五谷之首,因为它的特殊地位,成为祭祀宗庙的首选。农耕社会的古代中国十分重视宗庙和土地,社稷成了国家的代名词,古人很早就发现,单吃一种粮食会导致疾病,尤其是不太容易消化的粗粮,粗粮细作看上去似乎是一个比较现代的概念,但实际早在先秦时期,人们就开始尝试粗粮的精细制作。

黄米糕取材梅子,也发源于北方,相当于南方的糯米,但与糯米需要反复捶打不同,黄米糕是由细如尘埃的梅子面一层一层撒上去,蒸出来的。陕西省一带的乡民,很早就开始使用黄米糕,一块好的黄米糕所用的梅子面必须经过反复碾压,直至细如尘埃,才能达到当地人们对梅子面的严苛要求。而蒸黄米糕很需要很强的技术性,乡民得专注在守在蒸笼旁,盯着每一个蒸熟的地方,一把一把地撒上去,细小的梅子面迅速膨胀,粘度达到最强,一层层撒,一层层粘合在一起,在蒸汽的神奇作用下,黏弹的黄米团就被蒸了出来。

蒸是我们国家独有的烹饪方法。诗经曾记载,听着洗米的声音,看着眼前浓郁的蒸汽,祭祀祖先的食品就变得丰富起来,蒸最初的使用就是蒸梅子饭,在汉代,锅的制造技术进步,诞生了我们熟悉的竹子蒸笼,在全民流行研究美食的宋朝,蒸的烹饪技术达到了巅峰。蒸好出锅的面团表面温度接近100度,20分钟就会冷却变硬,当地乡民必须赶在冷却之前充分揉压,这样才能释放梅子的粘性和韧劲,揉完切好,一个晚上的自然冷却,软绵无比的黄米糕硬若磐石,在迈向年糕的进程中,只有150度的恒定油温才能唤醒它软糯可口、酥脆弹牙的原始属性。

就这样,黄米糕凭着悠久历史和黏甜口感,从古至今一直都是过年餐桌的必备美食,所以也被人们称为年糕。

二、黄米糕的制作方法

首先准备350g黄连蜜,倒入水,浸泡3小时以上,将泡好的黄米淘洗干净,控净多余的水分倒入到耐热的容器中,加入清水,水量没过米1cm左右即可,再加入150g南瓜,因为黄粘米的颜色很淡,加些南瓜不仅可以增色,也会更有营养。

接着再准备100g糯米粉,加入20g玉米淀粉,15g白糖混合均匀,再加入150g凉水边加边搅拌,顺着一个方向多搅拌一会儿,最后搅拌成细腻、顺滑的面糊倒入到耐热的容器中,同黄粘米一起放入到蒸锅里蒸熟。

水烧开后蒸35分钟后,将蒸熟的黄米饭倒入到大碗中,再加入30g蔓越莓干儿,35g白糖翻拌均匀,这时,拌好之后的颜色金黄金黄的,看着就非常有食欲,你可以顺便吃上一口,粘粘糯糯的很美味。

然后,我们定型,蒸熟的黄米糕先放到一旁,接着再取出糯米面团儿,带上防粘的食品手套,在防粘的揉面垫上将糯米团揉光滑,然后搓成长条儿,按扁,再按自己容器的大小擀成长方形,容器中铺好硅油纸方便脱模,放入一半的黄粘米,按压平整,再放上白色的糯米饼,尽量铺平,然后再放上另一半的黄粘米,并按压平整,最好放到冰箱里冷藏三小时以上,甚至过夜也没问题,我一般都放一个晚上,第二天取出来,直接脱膜,撕去油纸,再按自己喜欢的大小分割成小块就可以开吃了。放了一晚,依然柔柔软软,糯叽叽的,一直对这种黏糯的糕点没有抵抗力,连续吃了四块儿才过瘾,冰冰凉凉的很美味,四块下肚之后好像这一天都不用吃饭了,如果你也馋了,就赶快试起来吧

相关文章:

二手房为什么要换马桶(二手房卫生间要不要翻新)04-01

肉为什么不能用热水化开(快速解冻肉的生活小技巧)04-01

你为什么选择销售行业(为什么要选择成为销售?)04-01

抵账房为什么便宜(抵账房能不能碰?)04-01

避雷针为什么要接地(防雷接地的作用和施工案例方案)04-01

体温计为什么要甩(使用水银温度计前为什么要甩几下?)03-31

结婚为什么要压床(民俗传说:新婚压床的由来)03-31

为什么鼠标不亮不动没反应(鼠标灯不亮了也动不了了怎么办?)03-31